為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相關決定要求,2024年12月31日,我國如期向《公約》秘書處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一次雙年透明度報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四次兩年更新報告》。兩份報告全面反映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政策行動及其進展和成效,展現了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中的積極貢獻。
本次提交的第一次雙年透明度報告和第四次兩年更新報告內容包括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國家自主貢獻進展,減緩政策行動及其減排效果,氣候變化影響和適應,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需求及獲得的支持等信息,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應對氣候變化基本信息。
按照相關要求,本次編制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全面參考《2006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首次報告了我國2020—2021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并對國家自主貢獻基年(2005年)以及歷次履約中已提交過的清單結果進行了回算。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的透明性、準確性、完整性、一致性、可比性和時效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報告全面闡述了我國2030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實施進展。2021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9%;全國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新增64.93億立方米。截至2023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17.9%。截至2024年10月,我國風電、太陽能發(fā)電總裝機容量約12.8億千瓦。各項目標實施進度符合預期,其中森林蓄積量和風電、太陽能發(fā)電總裝機容量已提前實現目標。
報告評估了氣候變化對我國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經濟社會系統(tǒng)的影響及相關損失損害,分享了我國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和經驗。此外,報告還梳理了我國獲得的支持情況及到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需求。
供稿 |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
編輯 | 廉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