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噜噜夜夜久久狠狠丁香五月|五月天丁香好婷婷|狠狠躁高跟丝袜人妻|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tài) > 海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海南日報】體驗海南霸王嶺護林員的一天:茫茫林海,他們用鉤刀劈出“上班路”

媒體:海南日報  作者:內詳
專業(yè)號:海南省林業(yè)局 2021/10/8 16:49:59

體驗海南霸王嶺護林員的一天:茫茫林海,他們用鉤刀劈出“上班路”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21/10/04/032626749.shtml

海南日報記者 林書喜 劉婧姝

10月3日上午8點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走了11公里,海南日報記者來到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坡鹿管護站萬丁護林點。依山而建的萬丁護林點被雨林環(huán)抱,早起的鳥兒歡快地叫個不停,此起彼伏的嘰喳聲仿佛一曲森林交響曲。

一只褐色的小螃蟹在護林點前的空地上肆無忌憚地爬行,當我們走近它時,它舉著兩只鉗子示威,然后快速爬到小車底下藏了起來。“這是從山洞里跑出來的山螃蟹。”護林員邢亞福說,經常有不速之客造訪,他們已習以為常了。

護林員穿行在濃密的樹叢中。 海南日報記者 林書喜 攝

巡山要開船

最怕臺風天

在萬丁護林點稍做停留,邢亞福便帶著我們來到萬丁渡口。這里是大廣壩庫區(qū)的中下游,藍天白云之下,兩岸滿山翠綠,清澈的湖水倒映著藍天白云和青山綠樹,置身其中,仿佛走進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之中。

坡鹿管護站站長張理全帶著3名護林員開著一艘鐵船來接我們。要到坡鹿管護站,需要坐渡船過去,而這里也是東方市東河鎮(zhèn)苗村出行的唯一渡口。“對岸的小樓就是我們坡鹿管護站了。”張理全說。

坡鹿管護站是由霸王嶺分局獼猴嶺管理區(qū)管轄的最大的管護站,下設坡鹿、萬丁、老場部、鳳嶺和南堯5個護林點,有28名護林員,負責管護的陸地面積達 90844畝,水域面積25501畝。由于該管護站管護的范圍主要是大廣壩庫區(qū)兩岸的森林,因此,巡山時需要借助船只從不同的路線上山巡查。“看管的面積大,任務重,不過我們管護的地方有山有水,風景優(yōu)美。”張理全笑著說。

可是,橫跨大廣壩庫區(qū)也給護林員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由于地處偏遠,離最近的東河鎮(zhèn)墟也要20公里,買菜十分不便。因此每次買菜,要一次買足 3天的菜,碰上臺風暴雨等惡劣天氣,甚至要提前備足5天的菜。此外,站里使用的煤氣、渡船和摩托車使用的燃油等物資也需要從外面采購搬運進來。這些采購的活,就落在張理全身上。“巡山再怎么苦都不怕,我們最怕的是臺風天氣,臺風來了,我們出不去,電網也斷了電,這里就成了孤島。”

鉤刀來開路

一天巡兩趟

一艘巡護船,一把鉤刀、一個水壺、一部安裝有巡山數據的手機是護林員的全部“裝備”。記者上船后,護林員朱永忠開著船到對岸的山腳下停住,打樁綁好纜繩。上岸后,張理全他們走在前頭,拿著鉤刀在前面砍小灌木和雜草開路。當天巡護的路線是江邊嶺的“285”小班號。

一進入山林,記者就被各種枝蔓藤條絆住了腳。“這已經算是好走的路線了,別的路線更陡峭難走。”張理全說,巡山主要檢查是否有人進入保護區(qū),或盜砍盜伐林木、捕獵野生保護動物等。一旦發(fā)現,馬上上前制止,并報告上級部門。

走過藤蔓枝條叢生的區(qū)域后,大家沿著山脊往上走,兩邊是幾乎直角的斜坡,人一旦摔下去,沒有林木阻擋的話,將直接滾落到山腳下的水里。越往上走,山脊兩邊的樹木開始茂盛起來。一棵棵軀干挺拔的青皮樹枝繁葉茂。“青皮樹是海南特有的名貴樹種之一。”張理全說,青皮樹生長很慢,且長勢情況與海拔和土壤有關,以前常有北京來的專家來這里考察青皮樹的生長情況。

大廣壩中下游庫區(qū)兩岸風景優(yōu)美,是坡鹿管護站負責管護的范圍。海南日報記者 林書喜 攝

青皮樹也叫青梅樹,因樹皮青灰色而得名,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我國現僅見于海南島。

“像這樣成片生長的青皮樹在這片管護區(qū)有不少,是我們重點的管護對象。”張理全告訴記者,在沒有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之前,當地村民上山砍伐、捕獵的現象常有發(fā)生。經過近20年的宣傳管護,非法砍伐盜伐、捕獵的現象大為減少,而且,村民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大為提升。

上午10點半,才爬到海拔200米的地,記者已是氣喘吁吁,大汗淋漓,而張理全他們卻面不改色,也沒怎么流汗,他說,一般來說,護林員一旦開始巡山,就要從早上巡護到中午,一直走到山頂才能返回,“到山頂的話,海拔有800米左右。”

護林員黃小龍說,如果原路返回,用時4個小時左右,如果從別的路線返回,時間會更長,需要安排同事開著船去接回來,因此回到站里的時間會更晚。如果中午回得早,下午還得去爬山巡查,下午6點前才能返回。

不懼苦和累

只為那片綠

由于坡鹿管護站管護的面積達9萬多畝,平均每位護林員看管的面積有3200多畝,因此,每天巡查的路線不一樣,今天走山脊,明天走溝谷,只有通過行走不同的路線和區(qū)域,才能做好保護工作。

每天上山下山,一天兩趟,平均下來,一天要走好幾公里。而一樣的工作,他們每個月要重復22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他們沒有想過放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總要為子孫后代留下點東西。”朱永忠是坡鹿管護站年紀最大的護林員,今年53歲。他說,以前他是林場的伐木工人,自從當上了護林員,更意識到林木保護的重要性,因此雖然管護站條件艱苦,但他仍然選擇堅守。

今年42歲的張理全,1997年就來到坡鹿管護站工作,剛來的時候,只有6名護林員。“條件艱苦,工資又低,沒有人愿意干。”但張理全堅持了下來,也因此收獲了愛情,跟管護站附近村的一位苗族姑娘相愛,2002年結婚后,妻子也當上了護林員,和他一起守護這一片綠水青山。

后面,隨著待遇的提高,加上政府對保護工作的不斷投入,管護站的人員不斷壯大,從原來的6人擴充至29人。

海南霸王嶺東側的熱帶雨林風光。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上午11點30分,大家回到管護站后,看到有不少人開車往苗村方向行駛。“應該是國慶節(jié)放假,有人來苗村走訪親友,我得沿路巡查,防止有人進入林區(qū)。”黃小龍說完,便騎著摩托車上山了。

采訪時,張理全的兩部手機不時響起。“巡護情況匯報,使用船只出去購買物資也需要匯報登記。”他說,由于管護站管護面積大,且還有水域面積,5個護林點之間需要乘坐渡船到達,為了控制成本、保證船只使用和人身安全,管護站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每天各個點要匯報巡護情況。

“下午我也要到管理區(qū)申請購買燃油,申請安排皮卡車把燃油拉進來。”張理全說,必須保證渡船和摩托車的燃油供應,否則會影響巡山工作。

下午2點,記者告別了護林員們,坐著渡船回到萬丁渡口。站在岸邊,看著這一片一眼望不到邊的翠綠,內心十分感慨,正是由于有著一批批像張理全他們這樣的護林員不辭勞苦的看護,才讓大家看到這一片片美麗的綠水青山。

(本報八所10月3日電)

閱讀 37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